又见重阳
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 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。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, 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。


人间最美是重阳
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。
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民俗观念中“九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,有长久长寿的含意,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
金秋重九,气爽宜人,叹流年之快兮,斗转星移;观鸟兽知秋兮,雁阵南回。重阳到来兮相思浓郁,怀念故人兮扫陵祭酒,盼团圆兮早日归乡,遍插茱萸兮平平安安;登高望远兮健康延年。
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
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仍盛行,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。
重阳日,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,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。
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、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的活动,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。
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有赏菊登高之习俗,九九重阳更是寓意长久长寿,赋予了敬老和孝心的内涵。随着时代变迁,1988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“老人节”,旨在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风气。

编辑:子越 李娜 责编:张凡 审核:刘鑫贺